为什么要学乐理
好多学习音乐的朋友们,一提起“音乐理论”这样的词,便会大喊头痛,敬而远之,认为这是个很高大上的东西,或者认为,普通爱好者,只是弹弹琴,貌似并不需要这很难弄懂的玩意儿。
其实不然,音乐的理论,我更愿意称之为经验。它只是从以前的好音乐中总结出来的一套普遍的规律而已。
音乐基础知识的体系,就是音乐的语言。
学习乐理,就是让自己明白好作品为什么好,好在哪里,从而真正的听懂音乐。
我们想像一下:
或许某天你随意写了一段旋律,那是以前从没有理论提及过的,而这首旋律不经意间红透了全世界,那之后会发生什么事呢?是的,音乐教师们就会分析你的作品,然后,你的这首作品就会出现在音乐教材中。很酷是吧?
好了,醒醒。这样的概率……不如先买一张随机的彩票来得实在。
现实中多是这样的:
你用了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,总结了一些很好的想法,然后把它用在你平时弹奏当中,你引以为豪。某天你翻开一本乐理书,发现只用几页就写得明明白白了比自己的理论还要清晰很多……
杯具了吗?
当然 ,好的音乐不可能是背公式“算”出来的。音乐理论,也不该是“1+1=2”这样的死板道理。对,它只是一些好的经验。主要是,它并不难。从今天开始,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些这样的“经验”,是的,我只是把我学琴的经验讲出来而已。乐理就是这么个东西。一起来吧。
我们来了解几个词就可以了
【旋律】我们很轻易能分开唱歌与诗朗诵,原因最主要就是它了,每个不同高度的音,组成了最基本的音乐。
【节奏】没有一首歌曲是从头到尾所有音都一样长,各样不同长度的音,组成了各式各样的曲调。
【节拍】强拍和弱拍的均匀的交替。。
【速度】就如名字一样,歌曲的速度。
【力度】强弱的程度。
【音区】音的高低范围。不同音区的音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各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。
【音色】不同乐器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声音体验。
【和声】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音,按一定规律同时弹出。我们听到歌曲的伴奏,就是和声。
【复调】两个或几个旋律的同时结合。
【调式】从音乐作品的旋律与和声中所用的高低不同的音归纳出来的音列。
音乐语言中的以上要素互相配合,就组成了我们喜欢的歌曲。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